本期申论轻松学的主题是:打破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制约瓶颈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五分钟,轻松学申论。
【背景资料】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由此催生出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营销师、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所构成的新就业群体。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3月,新就业群体人数达到8400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1%。且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标准表述】
如何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新就业群体既是基层治理的服务对象,又是基层治理的一员,与基层治理融合较为紧密。为了引导新就业群体更加规范高效地助力基层治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对策表述】
首先,政策聚合发力,推动新就业群体沉浸式参与基层治理。新就业群体流动性高、组织性低,仅靠活动做载体吸纳其参与治理,活跃程度不够理想。想要把这支力量凝聚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必须要有政策体系做支撑。根据新就业群体发展涉及相关领域较多的情况,摒弃“单兵作战”的政策设计模式,采取“系统性配套供给”的思路,通盘考量。一方面,要从政策法律角度为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保驾护航。可参考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从国家发展规划层面谋划长远,尽快出台有关文件,省市联动加快出台补位政策,形成围绕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的政策供给体系。另一方面,社会各方要为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提供经费、阵地等支持,为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其次,健全培养机制,提高新就业群体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现有针对新就业群体的培训多集中于提高职业技能方面,对其助力基层治理的宣传、教育、培训开发不足。要以社区为载体,寓教于活动之中,加深新就业群体对基层治理事务的认识,建立二者间的联系,促进其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同时,还要做活新就业群体党建,打造新就业群体实训基地,为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赋能。此外,依托数字社区开发应用小程序,让新就业群体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法规、治理等内容,培育提高新就业群体的公共精神和参与意识,提升其助力基层治理的行动力。
再次,创新服务模式,为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创造机会。借鉴市场化运营思路,构建供求交互渠道,创新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的模式。基层党组织及社区应充分挖掘新就业群体的治理功能,按功能特质建立“情报组”“调解组”“跑腿组”“环保组”“监督组”等新就业群体服务目录。同时,还要梳理社区居民需求,分门别类建立需求目录。对于不能纳入清单目录的特殊服务需求,设立“机动组”一事一对接,促使供需双方全面互联互惠。同时,还可依托社区智慧平台,开发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模块,设计双向互选功能。实践中,新就业群体根据自己的特长及时间,开通相应服务项目,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等可在模块中预约选择自己中意的服务项目,完成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线上”+“线下”的贯通,节约对接成本,提升融入程度,提高服务效率。
最后,丰富激励举措,激发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引导新就业群体更加积极助力基层治理,要做大价值吸引,丰富激励举措。一方面,加大感性价值输出。通过颁发“荣誉市民”“先锋骑手”等称号,鼓励那些在基层治理中表现突出的新就业群体工作人员,提高其助力基层治理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提高理性价值性价比。可在买房、落户、子女上学、家属看病等方面给予关照。此外,也可参考一些地方社区推出的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活动积分政策,凭参与不同治理项目获得不同积分,兑换相应福利。其中,福利不限于特定商品,还可拓展到新就业群体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方面,使新就业群体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有所获,以实现互助共建、双向服务、共同治理。
【结语】
不断提高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社会、推动城市建设的能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素材来源:《学习时报》 2023年9月20日 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