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考试中常考内容第一章: 货币供求理论
时间:2014-05-21 09:50:06 来源:银行招聘考试网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中常考内容第一章: 货币供求理论
内容推荐:银行校园招聘考试中常考的银行学内容汇总
本章内容
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求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均衡为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程度:★★★
名词解释
货币层次 流动性偏好★ 倒逼机制 单一规则★
简答题
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2、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 的主要因素。★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论述题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2、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短期(中介)目标。
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
M0:现金,或流通的货币;
M1:M0+各种活期存款;
M2:M1+各种定期存款。
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一种心理因素。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4、倒逼机制: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5、平方根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有关最优存货控制的理论,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利率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即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
6、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7、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的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等的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核心考点:简答题
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
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2) 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
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Md/P=f (Yp, (rb-rm), (re-rm), (πe-rm))
其中,Md/P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 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4、简要说明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
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资产大量出现,因此M1、M2的内涵越来越不稳定。
5、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
C+R=基础货币(B) R=RR(法准)+ER(超准)
C+D=货币供应量(M)
M=m*B;m=M/B=(C+D)/(C+R)
核心考点:论述题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变革。
(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①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平方根定律 ②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③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类动机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体系供应的,因此,中央银行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
①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
②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
3、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
IS-LM模型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在政策上,它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IS—LM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币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IS—LM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
4、试述货币供求均衡。
简单的货币供求均衡:Ms=Md 即LM曲线
(包括货币供给的内生和外生两种情况)
总供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IS—L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