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资料:甘肃省省情省况

发布时间:2015-07-17 16:28:49在线客服:

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资料:甘肃省省情省况

1 甘肃省概况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地处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甘肃省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全省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4.72%。全省总人口为2763.65万人,常住人口2553.9万人。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2014年,甘肃省GDP达6835.27亿元。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甘肃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甘肃省 外文名称:GansuProvince 别名:甘、陇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政府驻地:兰州市 电话区号:0930-0939、0941、0943 邮政区码:730000-747000
地理位置:92°E~108°E;32°N~42°N 面积:45.37万平方千米 人口:2763.65万人(2012年)
方言: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等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著名景点:莫高窟、麦积山、崆峒山、嘉峪关、鸣沙山月牙泉、甘南草原等
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嘉峪关机场等10个机场 火车站:兰州站、兰州西站、天水站、嘉峪关站等 车牌代码:甘A/B/C/D/E/F/G/H/J/K/L/M/N/P
省名来源: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生产总值:6835.27亿元(2014年) 人类发展指数:0.630(中)2010年
现任领导: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 特产:马铃薯、中草药、橄榄油、苹果等

2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 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时期,公元前688 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己达今甘肃的东南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 年)设置陇西郡,9 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唐时期,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

  北宋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地大部继承元朝,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

  清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

  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 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边、宁夏。

  1927年,撤道为省,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1949年8 月,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临夏、庆阳、天水、平凉、武都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

  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将撤销的宁夏省并入甘肃省。

  1957年,以1929年的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名从元朝相沿至今。

  1958年,划3个专区(自治州)、19个县市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1962年,专区增加到13个,即兰州、白银、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定西、临洮、武威、张掖、酒泉、临夏、甘南。

  1965年,共有12个专区(自治州、市)、81个县,32个区公所、1559个人民公社,88个街道办事处。

  1975年,全省共设12个地、州、市,82个县。

  1985年,全省共设14个行署(州、市),辖86县(自治县、市 、区)。

  2004年,全省现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

3 行政区划

  甘肃省现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甘肃省行政区划表
区划 下辖地区
兰州市 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嘉峪关市 峪泉镇、文殊镇、新城镇
金昌市 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 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 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酒泉市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瓜州县、金塔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张掖市 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武威市 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定西市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
陇南市 武都区、宕昌县、两当县、徽县、成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文县
平凉市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
临夏州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州 合作市、夏河县、玛曲县、舟曲县、碌曲县、迭部县、临潭县、卓尼县

4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4.72%。

  气候特征

  甘肃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km,南北宽530km,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陇南山地:

  陇南山地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

  陇东、中黄土高原

  陇东、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历史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区成了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陇东、中黄土高原蕴含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200m,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m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河西走廊以北地,东西长6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m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5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甘肃省总土地面积约为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总量为4544.02万多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包括能源10种,金属矿产56种,非金属矿产105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1种、矿区829处、矿产地1084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具有大型矿床规模97个、中型203个、小型784个。据((2007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甘肃省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即镍、钴、铂族(铂、钯、饿、铱、钌、佬)、硒矿、铸型用粘土等,有34种矿产居全国前五位,居前十位的有60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阳山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

  水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m3,流域面积27万k㎡。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m3,纯地下水8.7亿m3,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m3,人均1150m3。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m3,其中,1亿m3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kW,居中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kW,年发电量为492.98亿kW·h,水力发电量居中国第4位。

  能源资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m3,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kW,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k㎡,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目前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的超大型风电基地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m3,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植物资源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4054.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1453.97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 5%。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果树资源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桃、梨、杏、李、柿、枣、柑桔的品种有480个。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动物资源

  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6 人口民族

  人口

  人口: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590.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79.84万人,占41.68%,比重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510.94万人,占58.32%。按年龄分,0-14岁人口440.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7.01%,比重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1928.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4.44%,比重提高0.02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221.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55%,比重提高0.05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322.85万人,占51.06%;女性人口1267.93万人,占48.94%。

  民族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

  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白银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甘肃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7 经济发展

  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68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0.80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924.86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3009.61亿元,增长9.5%,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482.65亿元,增长7.8%,金融业增加值355.81亿元,增长19.5%,房地产业增加值234.14亿元,增长5.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427元,比上年增长8.6%。

  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5%,占生产总值的1.94%。

  就业:年末共有城乡就业人员1519.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39.0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5万人,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9%,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5.8万人。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1%。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0.1%,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上涨2.8%。

  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1158.7万吨,比上年增产1.74%。其中,夏粮产量310.1万吨,增产11.39%;秋粮产量848.6万吨,减产1.38%。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4.2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6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81万公顷,减少0.2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2.90万公顷,减少0.78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0.69万公顷,增加2.50万公顷,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9.83万公顷,增加1.41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25.58万公顷,增加2.22万公顷。

  年末大牲畜存栏686.1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8%;牛存栏522.02万头,增长5.2%;羊存栏2119.41万只,增长7.4%;猪存栏687.79万头,增长1.8%。牛、羊、猪出栏分别为185.12万头、1222.31万只和775.49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5.0%、7.9%和3.7%。

  全年肉类总产量99.73万吨,比上年增长4.9%,其中猪肉、牛肉、羊肉分别增长3.7%、5.0%和7.9%。牛奶产量54.22万吨,增长3.6%;绵羊毛产量3.19万吨,增长6.3%。全年水产品产量1.43万吨,增长3.0%。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6.44万吨,比上年减产8.6%;烟叶产量0.99万吨,减产31.6%;油料产量72.42万吨,增产3.9%;园林水果产量425.23万吨,增产8.7%;蔬菜产量1705.19万吨,增产8.0%,其中设施蔬菜产量513.44万吨,增产13.4%;中草药材产量99.37万吨,增产14.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545.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农村用电量51.26亿千瓦小时,增长1.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7.60万吨,增长3.1%。

  工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263.2亿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70.0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4.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44.6亿元,比上年增长7.1%。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7亿元,下降6.7%;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35.1亿元,增长8.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10.4%。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28.1亿元,比上年增长8.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741.9亿元,增长8.5%。

  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2.1%。

  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

  全年发电量1241.1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3%;天然原油772.0万吨,增长8.7%;原油加工量1446.4万吨,下降6.9%;粗钢产量1074.0万吨,增长4.8%;钢材1108.1万吨,增长8.5%;水泥4925.5万吨,增长11.6%;十种有色金属347.7万吨,增长7.4%,汽车6998辆,下降6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3.2亿元,比上年下降1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67.2亿元,下降21.1%。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93.3亿元,增长46.7%。

  石化、有色、食品、电力、冶金、机械和煤炭等重点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21.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0%;实现利润182.3亿元,下降19.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2%。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省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亿元,增长22.30%。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5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1%。其中,项目投资7038.15亿元,增长23.86%。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09.09亿元,增长75.85%;第二产业投资3531.53亿元,增长8.83%,其中工业投资2665.98亿元,增长14.21%;第三产业投资3819.01亿元,增长30.36%。

  项目投资中,制造业投资1358.90亿元,增长22.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905.66亿元,增长17.57%;建筑业投资865.55亿元,下降4.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87.51亿元,增长102.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608.13亿元,增长26.43%。

  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1.47亿元,比上年下降0.44%,其中住宅投资496.37亿元,下降8.05%。房屋施工面积7660.30万平方米,增长11.86%;房屋竣工面积813.22万平方米,下降11.18%。商品房销售面积1325.51万平方米,增长8.65%;商品房销售额602.34亿元,增长27.06%。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80.73亿元,比上年增长4.6%。

  交通运输: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516.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6%;旅客周转量624.31亿人公里,增长1.84%。其中:铁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1524.05亿吨公里,下降2.82%,旅客周转量377.87亿人公里,下降1.40%;公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992.60亿吨公里,增长22.36%,旅客周转量229.02亿人公里,增长8.02%。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185.3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49%。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63.35万辆,增长20.38%。本年新注册汽车31.30万辆,增长10.06%。年末民用轿车保有量87.59万辆,增长20.6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73.26万辆,增长24.87%。

  邮电通讯:按2010年价格计算,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64.02亿元,增长18.0%;邮政业务总量13.51亿元,增长18.7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60.5万门,比上年末下降31.27%;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618.8万户,与上年末持平。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41.30万户,本年减少23.03万户,其中:城市260.36万户,减少9.40万户;农村80.94万户,减少13.6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058.62万户,本年新增82.38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835.8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3.2部/百人,减少0.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79.7部/百人,增加3.0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213.90万户,增长11.32%;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470万个,增长2.17%。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66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655.3万人次,增长25.7%;创收779.6亿元,增长26.0%;接待外国游客2.9万人次,下降53.9%。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17万美元,下降50%。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7.9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7.4亿元,增长13.4%;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4亿元,增长13.1%。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08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4%。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03.54亿元,增长11.44%;汽车类零售额255.70亿元,增长3.46%;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09.07亿元,增长72.8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66.93亿元,增长3.99%;烟酒类零售额34.23亿元,增长12.86%;中西药类零售额27.45亿元,增长2.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7.17亿元,增长5.47%;日用品类零售额20.99亿元,增长11.18%。

  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8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4%。其中,出口总值为53.3亿美元,增长14.2%;进口总值为33.2亿美元,下降40.3%。一般贸易出口49.7亿美元,增长15.4%;加工贸易出口3.4亿美元,增长44.9%。机电产品出口17.2亿美元,下降2.5%。

  利用外资: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5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7%。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9亿美元,下降44.2%;完成营业额3.4亿美元,增长9.7%。

  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1234.5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1.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672.15亿元,增长13.63%,其中税收收入489.95亿元,增长17.29%。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88.14亿元,增长38.47%;营业税194.98亿元,增长10.41%;企业所得税45.95亿元,增长14.61%;个人所得税15.81亿元,增长6.9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2538.41亿元,增长9.91%。

  金融: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957.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669.40亿元,增长18.05%;个人存款余额6886.02亿元,增长13.4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075.78亿元,增长25.54%。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08.05亿元,增长25.89%。

8 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全年全省省级以上科技成果45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0项,应用技术成果344项,软科学成果65项。全年获得奖励150项,与上年持平。专利申请受理12020件,比上年增长9.51%;授权专利5097件,增长7.60%;授予发明专利权812件,增长3.44%。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367项,减少41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5.23亿元,增长15.1%。

  教育: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0.98万人,在学研究生2.91万人,毕业生0.8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3.06万人,在校学生45.23万人,毕业生11.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3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0.81万人,初中学校招生30.9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8.0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1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2.01万人。

  文化: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103个,公共图书馆103个,博物馆(含纪念馆)166个,艺术表演团体69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89%和98.35%,分别比上年提高0.20和0.3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20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97万户。省级报纸出版4.74亿份,期刊出版1.10亿册,图书出版6592万册(张)。

  卫生: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279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0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7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1.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5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2万人,注册护士4.53万人。全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613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92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409人。

  体育:全年获得各类奖牌111枚,比上年增加10枚。

9 交通状况

  铁路

  已有线路

  高速铁路:兰新高铁;

  普通铁路: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宝中线、宝成线、干武线、红会线、嘉镜线、嘉策铁路、敦煌铁路、清绿铁路。

  在建、拟建线路

  高速铁路:徐兰客运专线、银西高铁;

  快速铁路:兰渝铁路;

  普通铁路:兰成铁路、西平线、天平铁路、银西铁路、柳格铁路、兰合铁路等。

  公路

  普通国道:G109、G211、G212、G213、G215、G227、G310、G312、G316。

  国家高速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G22(青兰高速公路)、G30(连霍高速公路)、G70(福银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公路)、G0611(张汶高速公路)、G2012(定武高速公路)、G3011(柳格高速公路)、G7011(十天高速公路)、G8513(平绵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S1(兰州机场高速公路)、S2(兰郎高速公路)、S14(陇渭高速公路)、S17(金永高速公路)等。

  重要公路枢纽:兰州、定西、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陇南等。

  航空

  航空口岸

  兰州航空口岸;

  机场

  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甘南夏河机场、嘉峪关机场、金昌金川机场、陇南成州机场、庆阳机场、天水麦积山机场、天水中梁机场、张掖甘州机场

10 旅游景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名称
张掖市 武威市 敦煌市 天水市
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
景区名称 所在地
嘉峪关文物景区 嘉峪关市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平凉市
麦积山景区 天水市
国家湿地公园
名称 所在地 名称 所在地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市 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市
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 兰州市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 武威市
国家森林公园
名称 所在地 名称 所在地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兰州市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陇南市
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银市 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 定西市
麦积国家森林公园 天水市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水市、陇南市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甘南藏族自治州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武威市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 平凉市 沙滩国家森林公园
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 庆阳市 大峪国家森林公园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 临夏回族自治州 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
    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

11 民俗文化

  宗教

  甘肃现有5种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民风民俗

  世界文化遗产之天水古民居

  古建民居是天水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现存的古建民居共分为六个片区,占地面积约16公顷,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

  天水民居继承了秦汉唐宋建筑的优良传统,所以显得朴素典雅,古风犹存。其土墙古槐、木楼竹影又说明,天水民居既有北方民居的厚重和严谨,也有南方民居的轻巧和灵动,这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具体地说,在院落布局方面,天水民居以北方常见的四合院为主,同时又融进了南方民居常见的小天井,并对其进行组合和变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样式,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房屋种类上,既有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瓦房,也有许多不同风格的木楼。在“大屋顶”的设计上,除了因为雨多,没有采用西北地区常见的平顶外,硬山顶式、悬山顶式和歇山顶式一应俱全。在院内绿化方面,天水民居多选用竹子腊梅银杏等南方植物,与院外高大的古槐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木雕方面,既有粗旷流畅之笔,又有精雕细刻的微型作品。除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蚂蚱和八卦图外,还有常见的云纹、博古纹等,花色繁多,工艺精湛。

  天水民居中名气较大的有明中宪大夫胡来缙的南宅子、明太常少卿胡忻的北宅子及明清时期当地名门望族的私宅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这些庭院建筑大都由砖木结构构成,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古朴典雅。文史专家认为: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中,天水古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精巧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的三星巷古建筑群的修建年代至少要比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早数百年,并有专家称这里是“东方木雕的艺术馆”。

  胡氏民居南宅子,又称南、北宅子,为明代“父子乡贤”胡来缙和胡忻的宅第,位于天水市区中心街道民主路,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祠堂:光绪年间武进士赵子培的故居——解放路边的赵家祠堂,不仅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世界赵氏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安平手工艺品——剪纸

  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

  甘肃特产

  临夏葫芦

  临夏葫芦以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雕刻技艺扬名,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镂刻其上,以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在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

  苦水玫瑰

  苦水玫瑰在永登县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苦水玫瑰以它迷人的芳香而闻名于世界,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市永登县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兰州永登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

  永登苦水玫瑰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提取玫瑰油的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的玫瑰生产国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三十年代,天津酒厂用苦水玫瑰造的玫瑰酒,在巴拿马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从此苦水玫瑰驰名中外。

  苦水在甘肃兰州,这儿有中国最大的玫瑰生产基地,中国的玫瑰油绝大部分产于这里。

  陇西黄芪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

  兰州黑瓜子

  兰州黑瓜子以其片形特大,约比其他瓜子大1/2至1倍,壳薄、肉厚、油多而闻名,加工成五香瓜子、椒盐瓜子远销国内外,是人们喜爱的茶余饭后的休闲食品。也是甘肃著名特产之一,易磕剥且味道可口,是老少咸宜的大众食品。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属川百合的变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茎块由数十瓣鳞片相互抱合,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兰州百合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以名菜良药著称全国,是百合中的佼佼者。

  兰州市西果园乡,是兰州优质百合的主产区,种植百合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这里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和多年积累的栽培技术,出产的百合色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闻名遐迩的“百合之乡”。

  庆阳杏子

  杏树是多年生蔷蔽科落叶乔木,在庆阳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全市各县区均有种植,宁县、镇原县相对较多。

  庆阳杏子皮薄色艳,个大肉厚,乃果中佳品。果肉加工而成的杏干紫中透黄、暗中泛亮,含糖量高,吃来别具风味。杏仁有甜,苦两种,甜杏仁具有多种香味,营养极为丰富。苦杏仁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法痰、润肺、止咳平喘,滑肠通便,抗癌等多种功效,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天水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甘肃省天水市特产。系指产于该市大部分地区的元帅系优良品种苹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肉质细,致密,松脆,汁液多,风味独特,香气浓郁,口感好,品质上。被许多中外专家和营销商认可为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种。

  岷县当归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古今中外医学界公认岷归为地道药材,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美称。早在1000多年前,岷归中的“马尾当归”就是进贡朝廷的珍品。

  特色美食:武都洋芋搅团、靖远羊羔肉、藏包、唐汪手抓羊肉、臊子面、浆水面、酿皮子、羊肉泡馍、兰州清汤牛肉面

12 城市荣誉

13 著名人物

  古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中国历史上甘肃名人以将居多,主要集中在两汉和三国。如西汉时的李广祖孙三人——李广、李敢、李陵。赵充国,甘延寿。三国时的庞德,姜维。另有西汉时的著名外交家段会宗,西汉末期的军阀隗嚣,东汉末期的军阀董卓,张绣。并有先事张绣,后佐曹操的大谋士贾诩。其他主要有唐朝时期的诗人李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进喜:大庆油田“铁人”

  朱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朵英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95式枪族之父

  葛宝丰: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骨科奠基人之一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

  秦大河:首个横穿南极的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子恒: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第一位华人

  任继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

14 2017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标注版)下载链接:

  http://bbs.shiyebian.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18

温馨提示:因考试信息、考试政策及招聘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告内容为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杏彩体育官网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