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

发布时间:2015-07-30 14:41:24在线客服:

  考点名称:犯罪

  1.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犯罪构成要件(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

  构成犯罪需同时满足的四个条件

  一、犯罪主体

  定义: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犯罪时的情况为准

  ①完全无责任年龄:<14周岁(无论何行为均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②相对责任年龄:≥14周岁但<16周岁,只对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八种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③完全责任年龄:≥16周岁(如有犯罪行为,则应负刑事责任。例外——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

  二、犯罪主观方面

  定义: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①犯罪故意:明知道该危害行为将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却还是试试该危害行为。包括:

  直接过意:明知道该危害行为将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还希望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明知道该危害行为可能将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还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②犯罪过失:知道实施的行为有危险而实施(但不知道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

  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而轻信能够避免。

  ③意外事件:行为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并非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三、犯罪客体

  定义: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我国刑法是按同类客体把犯罪分为十大类;

  直接客体,指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如杀人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四、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危害行为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包括:

  ①作为,用身体积极的实施;

  ②不作为,有义务,能履行而不履行。义务来源:法律规定;职务或业务要求;危险前行为引起

  学完考点必做通关特训题库:刑法通关特训题库

温馨提示:因考试信息、考试政策及招聘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告内容为准。
相关文章
杏彩体育官网注册